2018年6月12日星期二

原创、伪原创、抄袭、搬运、洗稿和内容营销

         先来两张美女镇楼
 

 
原创
大腿检测员,你所有的内容都是原创吗?

我经常在微博,贴吧,简书等等写稿,可以说很多都不是原创,有些东拼西凑.比如照片什么的经常谷歌搜图截图,也没有写哪里来的,自觉不是写严肃新闻、学术论文,心里想着应该也没什么吧。
别处看到一个案例,看到某个小故事,一个小技巧,也会融入自己的文章,“美滋滋”的标个“原创”标。

我也经常告知客户们如果不会拍素材就要学会剪辑、混、删、改,自己看到 BBC 非常棒的镜头也会下载截取以作备用素材。

想来也羞愧对原创没有足够的尊重,也得亏看我内容的人少,毕竟树大才招风。

不过如果真的互联网内容都实打实的原创了,还剩下多少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东西存在呢?

伪原创
“伪原创是指把一篇原创的文章进行再加工,使其让搜索引擎认为是一篇原创文章,从而提高网站权重。 编辑方法有修改标题和首尾段落总结两种。”

伪原创更多是给搜索引擎看的。做 seo 会偏向这方面的内容创作,不过低级的伪原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提供不了价值,我不看好其未来,毕竟谷歌越来越注重内容的质量,全部伪原创的内容会随着搜索算法的更新损失惨重。

但是“言之凿凿”且群众喜爱的高级“伪原创”确是内容营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即根据搜索推荐原理去起标题、设计内容、文章段落四处摘抄拼凑、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图文更改等,落实 SEO 技巧,把已有的网上内容写的更详细更丰富更直观,然后把这个内容通过外链、社媒等方式分发,让其排名超越同类相关内容。

这种高级伪原创的目的是为了搜索引擎的排名,为了流量,但是要是在自媒体圈,又是另一番风景。

洗稿
洗稿的话题比较“禁忌”,行为被自媒体人不齿,是会被口诛笔伐的。尤其是大 V 涉及洗稿,那一开撕就冒出几个 100000+出来。

不知道其他人写作的时候是什么情形,我写文章的模式是,一次开题十几个,有的框架搭好,有的写到一半,有的仅仅是个标题。

平常阅读、咨询、学习等过程中遇到的觉得可以放在内容的,啪的复制过去,等一篇文章积攒的内容差不多了开始删、减、改,添加案例、组织语言,需要图时库里没有就去网上找,看内容确定是否修改。

如果是教程,FB 和谷歌是不是有官方文档,软件是不是有说明,我看了他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算不算一种洗稿?

我认为洗稿、高级伪原创被痛斥的原因更在于对方付出更少的劳动,获取了本应属于你的利益(物质金钱、精神赞赏、支持度等)。

但如果是普及大众的知识,通过修删改之后内容更棒更有说服力,我是赞成的。有的会加上参考链接以尊重原作,不过对于我的内容,随意。



抄袭和搬运
比抄袭和搬运内容(未经作者同意的)更让我不能容忍的就是使用自动化采集发布机器和团伙了,比如上文中遇到的。

因为犯错成本低,发现了就发现了,封了就封了,我还有其他的号,怕什么?平台的监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为了增长自己平台的内容量,是不会狠下手去管的。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维权骑士”,到处帮大 V“打假”,索要赔偿后与原作者分成。

天猫淘宝有种代运营业务叫做“品牌维权”,就是帮品牌方专找平台上相关假货,然后投诉平台方进行处罚。

这个大概就是社会运作的方式吧,产生了需求,继而生出产品和服务。

内容版权保护的道路还任重道远。

内容营销
俗语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原创是一个不好界定的东西,大部分人在看内容的时候也很少追本求源。

如果自己完全通过原创去构建整个内容营销体系是要花费很大精力的。所以必然的会把以上内容“综合灵活运用”。

不批评不鼓励,但是当自己做的越来越大,往品牌正规化走的时候切记原创需要越来越多,因为你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很多同业虎视眈眈的等着你犯错准备踩一脚。社会真的很残酷。

最后,

不少人问我如何做仿牌,做批量,刷量,咨询代理等等。想走精益化运营,认真沉淀积攒一两年的很少。大家都想赚快钱,沉醉在裂变、拉人、一天狂赚 80 万的强烈刺激中,有些浮躁。

我想说的是,我懂的也很少,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我能帮你的只是在我走过的路上让你少走一点点弯路。

那种很快达到成效的方法我不会,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很缓慢的前行。但是当回首时,会发现你比一起出发的人走的更远,来时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